微信扫一扫
泸州又双叒叕获奖啦
由中共泸州市委宣传部上报的
广播剧《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荣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印发表彰决定,对四川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进行表彰,授予43部作品四川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其中,全省有4部广播剧获优秀作品奖,包括由泸州市委宣传部上报的广播剧《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广播剧《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由中共泸州市委宣传部、泸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今年7月10日、11日,该广播剧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录中国》栏目中播出。此前,该广播剧还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及四川、浙江、山东等全国多家电台、互联网平台播出。
点击收听广播剧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共上下两集,剧情描述了在一次毕业三十年的同学会上,老班长张雪峰因病住院缺席同学会,班主任卿老师、同学冷修竹、刘大勇一起回忆班长张雪峰坚守扎根农村教育的感人故事。
该广播剧以当时泸州师范学校毕业的中等师范学校学生为原型,用心、用情讲述了泸州青年满怀热忱投身农村基础教育的初心。作品中的泸州师范学校前身是恽代英早期在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川南师范学堂,作品巧妙运用红色革命元素,将精神传承做了较好的诠释。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讲述着泸州人民的故事、展现着时代风华,犹如点点星光,光彩夺目,闪耀在酒城大地。这份优异成绩,既得益于泸州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也得益于我市对文艺作品创作的导向引领、主题选择和合力扶持等,是泸州实施文化涵养工程以来取得的成绩之一,奏响了传播泸州好声音的新篇章。
△两江交汇泸州城
去年,泸州市正式印发《实施文化涵养工程加快将泸州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二十条措施》,大力实施文化涵养工程,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根据《泸州文化涵养工程二十条措施》,泸州通过理论学习、宣传宣讲、开展城市营销、强化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推进文旅融合创新等20条措施,有效提升泸州城市思想凝聚力、城市影响力、文化感染力、文明感召力、舆论传播力、工作聚合力。
△分水油纸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有光”24小时不打烊温度文旅街区
• 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泸州段建设有力推进,太平二郎重点展示园等项目纳入国家总体规划,泸州市被认定为“四川省文物大市”。
△长征国家公园古蔺段
• 建成21个24小时城市书房,“这有光”等城市书房建设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四川日报等关注报道,在全省率先推出“阅读泸州”掌上地图,泸州市获评“我心目中的书香城市”荣誉称号。
△泸州获评“我心目中的书香城市”荣誉称号
△摩尔商城24小时城市书房
• 在全国首创“城市宣传官制度”,市长担任“首席城市宣传官”,各区县政府区县长、抖音粉丝量超千万的“川香秋月”等36人担任首批泸州“城市宣传官”。
△泸州城市宣传官
• 打造文艺精品。话剧《赤水河上的密电码》在四川大剧院成功演出、市内巡演29场,现代川剧《赤水河畔》巡演39场,获得巴蜀文艺奖。川剧《战友情》作为四川省唯一代表参加全国展演获“小梅花”奖。广场舞《万家花灯万家甜》获全省一等奖(第二名)和唯一网络人气奖。短篇报告文学《丹巴行记》入选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儿童文学《不去填海的精卫》等多个作品获全国奖项。
△现代川剧《赤水河畔》剧照
△现代川剧《战友情》剧照
接下来,泸州还将继续深入挖掘泸州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强化跨区域文化交流,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持续擦亮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品牌。